2021-12-21
在南京金地未來學校,有這樣一個教室,幾乎每次路過,都似有明黃的光亮從玻璃漏出。
推開門,空氣流淌著若有若無的木材香,舒緩音樂中,是3D打印機在“滴滴”高速運轉;溫暖色調下,有序排列著風格迥異的手工品和工程工具,充滿了生命力與原始力量。
這是一個讓人能從浮躁瞬間落定的世界,也是一個讓沉寂夢想蘇醒的地方。在南京金地未來學校的DT教室里,沒有一個男孩子有辦法拒絕激光打印機、3D打印機、切割機、機床的“硬漢魅力”,卻也溫柔得恰好讓每個女生忍不住親手去打造自己的理想木屋。
以實踐驗證理論的課堂////
A class to verify theory with practice
學生們在DT課堂上需要通過的第一關,是嘗試用一塊金屬精確地創造一些東西,如號碼牌、戒指、耳環。
DT課程老師Martin說:“我會告訴他們手工如何繪制,用電腦如何操作。同學們會意識到,在電腦上制作可能更快、更精確。但如果你是一名維修工程師或者航空航天工程師,在現場沒有電腦,你必須能夠用手去解決問題?!?/span>
為了讓孩子們有條理、有計劃地實踐自己的想法,學校盡可能為同學們提供所需的設備和技術,幫助他們把設計變成現實。
因此,學生在熟知不同類型的單詞、金屬、聚合物以及材料的柔韌性、延展性、抗熱性等理論特性后,可以運用DT教室里的各項設備去設計、制作產品,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。
課堂之余,Martin也會帶領學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制作教具,指導學生通過設計、繪制裝飾品,布置自己的書院教室,甚至連“耳機維修”都可以順利找到解題思路。DT集會上,Martin親手制作的書院導師形象讓人忍俊不禁。
讓想象力發揮作用的課堂////
A class where imagination works
在這門可以讓想象力發揮作用的課堂上,創造會成為學生們的致勝法寶,可以讓學生在“躺在樹蔭下”實現大規模生產。
“我發現自從學了DT,突然會維修很多東西,因為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,會知道很多工程原理。我現在正在做一個自行車項目,就是把自行車零件等比例縮小做出來?!盙11年級的呂錦至笑著坦言:“穿越到古代,這個技能或許能幫我活到大結局,雖然我們學得更多的是去創造東西?!?/span>
相較于其他課程項目,一個嚴謹的DT課作品需要更長的周期,所有的團隊都必須團結在一起,不斷地進行測試和改進。
G8年級的邱冠鑫回想之前設計庭院的過程感慨道:“我負責了其中的模型制作。整個項目涉及寫計劃書、加工、制作模型到最后的海報的制作,一個人很難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?!?/span>
G7年級的郭烜正在和小組的伙伴們做一個生態屋,她說:“以前讀國際化小學時也有做過類似的項目,但那屋子的模型都是學校準備好的,現在我們需要從設計圖開始自己制作,將各種原理結合起來構思、嘗試,這是一個有趣的挑戰?!?br/>
郭烜毫不掩飾自己對DT課程的熱愛:“除了在藝術方向的指導,DT對我幫助最大的,就是我英語詞匯量的大幅提升。課上的很多專業詞匯,以前都沒聽過。開始會借用翻譯工具,或者問國外回來的同學,雖然才過去一學期,現在基本上我能全聽懂了?!?/span>
讓工匠精神深根的課堂////
A class that deepens the spirit of craftsmen
DT教室,這是離夢想最近的地方,因為你可以利用教室里豐富的工具,“輕而易舉”地做出像樣的作品。但同時,這也是離理想最遠的地方,因為當我們深入一個產品,去研究背后的原理之后,每一個動作都必須“步步為營”。
23年從教經驗以及與世界級藝術家和創意人員共事的工作經歷,讓Martin老師對創造力、協作和溝通的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。這推動著他努力向學生展示著一切皆有可能。
Martin說:“通過設計與技術中基于項目的學習,可以培養學生理解設計過程,掌握研究分析及精確處理各種材料的技能,并通過多種方式將其應用于藝術、科學和工程中,這是我喜歡,并一直在課堂上做的事情?!?/span>
Martin打開了墻角的大風扇,對準了展臺上用3D打印機制作的東方明珠、哈利法塔、埃菲爾鐵塔??粗L中搖搖欲倒的建筑模型,他解釋道:“我們常常會模擬災難發生的樣子。我們的學生以后可能會成為卓越的建造師,需要用同樣多的材料,造出更穩定的橋梁和建筑。這里面涉及的不僅是建筑學、物理學等理論,更是一次次由失敗堆砌而成的實踐?!?/span>
于是,學生們慢慢知道,在DT課上沒有辦法紙上談兵。我們傳輸的不只是知識概念,而是培養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,一種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“有些東西,如果只是通過想象是做不出來的,當你去制作的時候,才能發現有些東西并不是你想象那么單純?!眳五\至說,自己曾嘗試通過數字建模、3D打印機去還原一個魯班鎖,試圖解讀里面的榫卯結構,后來發現并不行。
研究分析、思考探索、對照目標、建立一個解的模型,并測試這個解,看到問題的關鍵,并提出解決方案,這是一個漫長且要不斷積累的過程,學生需要關聯所有科目,深入了解行業的變化并為此做好準備。
在創造實踐的過程中,學生們可以通過理解不同的藝術形式和手工設計方式,形成自己的藝術價值觀。
“大腦會思考,動手又動腦,才能有創造?!边@是我們在小學學的課文,也剛好詮釋了DT這門課。
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榫卯結構在歷史長河中千年不倒;庖丁解牛、運斤成風、百煉成鋼,這些成語耳熟能詳;西方擁有眾多長壽企業和享譽全球的世界品牌;一個螺絲釘、一件皮具、一瓶香水,他們的長盛不衰,源自于其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。
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之路還有多遠,不得而知。但我們知道,有這樣一群年輕人,正在繼承和傳揚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同時,學習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理念、制度、文化,為成為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而砥礪前行。